空气中飘荡着活泼优美的音乐,舞台上一群孩子衣着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跳动着轻快灵巧的步子,展现出了维吾尔族舞姿的独特魅力……这是新疆喀什疏勒县东营第二希望小学的学生为迎接第27个教师节,特意给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而这里正是周顺同学所支教的学校。“初来十几天,我们就被邀请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师节庆祝活动,感觉这既是一种褒奖,也是一种浓浓的寄托。”素朴的话语间无不体现了周顺的成熟与稳重。

教学有方 深得学生喜爱

       在心底无数次的勾勒过新疆的景象,美好亦或平淡,但当真正到达那里时,向往和好奇更加浓烈,巴不得一下子就完全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马上融入其中。这位温文尔雅的男生初到新疆时曾这样感想。

       很快,周顺和另外两名男生被分到疏勒县东营第二希望小学。在五天的岗前培训中,他和孩子们天天待在一起,渐渐熟悉了他们上课的氛围,彼此间也有了初步的交流。于是,当真正上讲台讲课时,周顺不仅感觉不到太紧张,相反,多了些从容。他担任的是三、五年级的汉语老师,其中三年级两个班、五年级一个班。工作任务比较重不说,而且还会时常有一些教学上的困难出现,让这个大男生在这期间颇下了一番功夫。

       在给孩子们讲解词语时,一些简单的还好办,可以拿些实物给他们示范;可一些抽象的词汇就不是那么容易解释的。于是,他在讲课前,总会先查字典把难懂的词语用维语翻译出来,到课堂上再念给孩子们听。而孩子们在经过一次次纠正后仍有不少人发音模糊,这让他哭笑不得,同时他自己笨拙的维语也会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对一些表现好的孩子,他也会给予一些奖励,比如一支笔或是一本书……小小的奖励总能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对于其他班来说可能枯燥乏味的汉语课,在他这里却是如此生动有趣。以致于当周顺课间休息从教室前走过时,孩子们总是追问着他:“老师,汉语课有吗?”一些当地的老师对此很是惊奇,因为这在当地是从来没有过的,他们不禁赞叹:这个话语不多的年轻人确实踏实能干!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班里的总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学习委员艾丽菲热的汉语成绩还考了满分。

苦中作乐 品味支教生活

       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新疆这个有些陌生的环境,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出现。在那里,基本生活条件有时难以满足,但这没有让周顺退缩。他们刚到新疆时已是晚上,学校大部分教师都已回家,有些茫然的他们只好先自己摸索着找个商店买些菜,再马马虎虎地做饭吃。在燃烧的煤气炉旁,几个不常做饭的男生开始切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终于摆成了一桌饭,他们还用手机拍下这一难忘的时刻。吃完饭后,长途奔波带来的疲乏又多了几分,尽管正值夏天的喀什蚊虫非常多,而没带蚊帐的他们也管不了这么多,很快就酣然入睡了。

       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周顺很快融入了学校的老师队伍中。维族的老师们十分热情,有一次周顺就受邀去老师家里做客。他们一行人到了老师家里后,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维族人吃饭时是在地上放一个大桌子,然后一群人围着桌子席地而坐。当地的物产丰富,那桌子上摆了十几种干果,之后还端上了羊肉、面条等,着实令周顺他们大饱口福,也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感受过当地人的热心照顾之后,周顺又投入了到紧张的教学生活中,尽心尽力地播撒着知识的种子,悉心培育着孩子们。

师生互爱 铸就难舍浓情

       由于他教的班级都是基础较好的汉语班,所以班里的课堂纪律在多数情况下还是好的。当然,可爱的孩子也有难以管教的时候,他们会有时在课堂上玩闹起来。这时的周顺会露出严肃的表情,用他宽厚的大手假装去打那些调皮的孩子,受到这种“抚摸”的孩子会不好意思地冲他笑笑,然后安静下来继续听课。

       在课下,周顺会陪孩子们一起踢足球,增添课余乐趣。说到好玩的事情,那就是做课间操。学校在做课间操的时候,会播放一些音乐,孩子们和老师们会跟着这些音乐一起跳起舞来,周顺和其他两位支教同学也不例外。他们左一下、右一下的转动着身体,这哪里是跳舞,分明是在扭秧歌。这时的他们也成为了全校的焦点,备受关注。孩子们会停下来,围成一团专门看他们跳舞,弄得他们很不好意思。

       时间总是不知不觉地悄悄溜走,转眼间,四个多月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可师生间建立起的深厚友谊哪能这样轻易抹去。学校校长为感谢他们对学校做出的贡献和努力,特意送给他们一份的贵重礼物——淡雅素静的帽子。孩子们则想尽办法为周老师准备礼物,有个心细的小女孩还按照自己父母的手腕粗细程度,为周顺编了一个寓意吉祥的手链,在临走前给他带上。这一切,让周顺感慨无限。

       当坐上车离去时,孩子们跟在汽车后面追了好久好久……看到班里有的孩子一边挥手,一边在擦眼泪时,这个坚强的大男生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现在周顺的生活又归于了平静,他有条不紊地完成着自己的学业,努力奋斗着。回想起这段经历来他仍是难以忘怀,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