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上学的运动会胜利闭幕,我们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此次运动会中也创造了辉煌。而我作为我文院新闻中心的一新成员,也进行了我的第一次采访。

  我对于记者的理解是:记者要办的主要是两件事,那就是采访和写新闻。此处只说说现场采访这一件事吧。话说采访是一门学问,更可以说是人人之间见刘对话的艺术。听说身为记者要完成一次比较好的采访,就必须进行大量采访,有时采访前一周就开始准备,有时重要采访的准备时间也许会更长。所以,进行第一次采访前,我也做了一些相应的准备,了解了一些运动员信息,运动项目信息等等。

  说实话,我也看过许多的访谈节目,比如《杨澜访谈录》。杨澜通常会以一些妙趣横生的语言来引起采访话题,而她的睿智而又深邃的提问又使整个采访过程不失内涵。她的采访节目的确让我感到采访是一门深刻理解的艺术。有一次,杨澜述说了自己的采访经历,她早期的采访干瘪而无趣,有时采访一些国际政要常常会偏离采访主题。当年杨澜采访基辛格甚至问他在中国吃饭住宿适不适应。后来她回忆道,这些采访经历确实是很糟糕,所以总结经验,早以后的采访中,她虽然不时加入一些调侃,但总不时一项主话题。

  采访对于我来说,其实挺难的。要问的问题都准备好,但如何让现场更加气氛良好。而不知生硬而让被采访人无话可说,这一是个问题。想起有个著名主持人芮成钢,他其实也是个比较深沉的人,比较不善言辞的人。但他每次的涉外记者采访都让人觉得无比有内涵,他有次说:“对于身为记者的我来说,到不同的国家,采访世界各国的人,信息量的摄取比一般人大很多,这必然会让我思考很多相关话题,这也正是我出书的原因。”由此可见,对每次采访的反思积累也很重要。

俗话说的好:要想学游泳,你就得下水。其实不论看多少经典的采访,看多少新闻采访的专著都不如多来几次现场采访,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多采访几次才会有实实在在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