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描绘百年老校新画卷

 

房明,男,1955年生,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我校中文系。现任山东省首批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重点中学、淄博市唯一一所百年中学———淄博第六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历任淄博六中语文教研组长、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先后发表了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曾获淄博市教育局优秀党员、淄博市优秀班主任、淄博市优秀教师、淄博市优秀校长、山东省教育厅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屋建瓴让百年老校大放异彩

2003年,房明走马上任,担负起百年老校———淄博第六中学一校之长的重任。在工作中,他要求自己掌握思想武器,跟上时代的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超越,承载着百年老校的历史重任,肩负着开创未来的神圣使命,他非常珍视前几任校长治校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推崇的《淄博六中提高教学质量十项措施》,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因此他始终秉承“抱璞守真,奋斗超群”的校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学校精神。

房明为人处事一向低调,不事张扬。他认为:“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竭尽全力,凡事都有干好的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能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和毅力,在教书育人的园地里精心耕耘,把对教育的爱与追求,融入到办学的一些具体的细节中。他始终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以养德,德以启智,德智导行”的教育思想,把知识学习、品德教育、行为养成三方面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并落实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探索“平行编班、分层施教、分类推进”的教学管理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行“分层管理、层层负责、条块结合、明责授权”的目标管理体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10多年来的高考中,淄博六中的全市文理科前10名人数、重点本科录取人数和总升学率等项指标一直稳居全市第一。被市教育局、市教研室授予“淄博市高考十强学校”第一名、“淄博市十五普通高中名校”第一名,被教育部授予“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底,学校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高中教学示范学校,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鲁中名校。

骄人的成绩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引起了省内外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从200611月至12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来自内蒙古、广西、福建、聊城、临沂等21个省内外教育考察团先后前往淄博六中考察,其中回头“取经”的占一半以上。

房明在抓学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在引导、督促学生方面尽显聪明才智。他要求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向全体教师响亮地提出:教坛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于细微处显精神,在小事上下功夫,在简单而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和自豪。把职业道德纳入教职工的考核范围,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表彰一批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树立了一批既是业务尖子,又是道德名师的典型。六中注重师德建设这一做法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许多学生家长由衷地赞叹:“六中的领导治校有方,学校风气正,教师人格好,把学生送到六中我们放心……”房明认为:“制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也是有限的,师德的作用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校上下形成了多干工作为荣,少干为耻;干好工作为荣,干不好为耻的好风气。高尚的师德形成了学校教师工作的强大动力。

端雅宏厚潜心营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当一些学校忙于文墙武壁、张古挂今、演绎新奇的时候,六中在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的同时,其校园文化建设一直着眼于对学校发展和生命成长的长远影响和深刻昭示。作为六中的当家人,他是民主待人、人性关怀的管理者,正努力实践着严格要求和宽松自在和谐统一的管理理念;当很多学校为自习管理发愁,实行警察式跟班的时候,六中大胆地把自习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发展,成为一道远近闻名的亮丽风景;当新一轮的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深化的时候,六中以文化为蓝本的校本德育课程已开花、结果。他们以校风、学风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强化学生的校风、学风意识。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房明作为校长,和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都在发言中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在他的带领下,各班主任也都能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加强学风建设,这已成为淄博六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制胜法宝之一。

2005年,为激发全校师生无比强烈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以房明为校长的领导集体,以极大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倾心筹备、成功举办了淄博六中的百年庆典。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以及各大知名高校纷纷发来贺信,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校友云集母校,畅谈对母校的丝丝情意和美好祝愿,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在校师生的斗志。

如何利用环境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是房明冥思苦想的问题。对于一个教育家来讲,环境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更主要的是精神的。淄博六中精神,是“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每一位淄博六中人眼中的一面旗帜,成为六中人血液中的一种特质,成为六中人心中的太阳。房明为新建的现代化教学楼取名为“日知楼”,出自《论语·子张篇》:“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亦含“日日新又日新”之意,告诫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附属建筑的钟亭,亦不失为点睛之笔,名之曰“钟毓亭”,寓润泽万物,化育学子之意,于淦水之畔遥望钟毓亭,夕照中似书生玉立,临流吟咏,若见学子遥襟甫畅,挥洒神秀于天地之间。亭前书一对联:“扬声长振玉,俯首默求真”,实为校训“抱璞守真,奋斗超群”之写照。“钟毓亭”内悬挂一口巨大的“世纪钟”,是北京校友捐赠给母校百年华诞的礼物,上面镌刻着每位捐赠者的姓名,其本身就是爱家乡、爱母校教育的活教材。“钟毓亭”落成之日,学校便决定,每逢学校重大活动和节日,鸣钟18响,曰“鸣钟励志”(该仪式被《中国教育报》全文报道)。鸣钟18响自有其丰富的数字含义和文化含义,其寓意之一为18岁庆典,当钟声鸣响的时候,所有的步入成年者和准成年者,肃立宁听,感悟钟声,心灵经受洗礼,思想受到震撼,境界得到升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油然而生。

以百年校庆为契机,淄博六中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校史馆。校史馆建成之日即对全校及社会开放,已接待参观者5万人次,在校生步入其中,不免有无限的遐想:这是母亲的学校,这是“五世同‘学’”的学校,还有比这样的学校更令人热爱、更令人尊敬、更令人激动的吗?难怪淄博市委副书记岳长志参观后激动地讲:“要把校史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对学生进行励志成才教育的基地和对外开放的基地。”

学校的文明和历史就这样流淌在你的面前,诗意校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六中人用文化的思考和历史的责任建设校园,无华丽与时尚,有自然与厚重,一位记者不无感慨地赞叹:漫步在六中校园,你能时时感受到她的美丽与宁静,自然与人文,历史的积淀与蓬勃的生机,与师生攀谈,你能时时触摸到他们的理想与信念,激情与思索。回首过去的宠辱不惊与展望未来的磅礴大气,淄博六中如一位百岁的智者,目光深邃,思虑深远;又如一位不倦的行者,脚步匆匆,求索不止。而作为一校之长的房明,仍然在默默地思索、辛勤地耕耘着。

(房明,中文1979级校友,原淄博六中校长。本文来源:《曲阜师大报》发布时间:2012-10-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