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满意的好老师系列报道:心灵深处的独特追求
每学期第一堂课,王艺玲老师的第一句话总是“很高兴能够陪伴大家度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朴实的话语也透露着她的教学理念,那就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陪伴者,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有能力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不奢求每个学生都是栋梁,但我希望每个学生将来都能生活得幸福。”王艺玲副教授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一名教学一线的老师,有着30年教龄的她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曾同时教着5门课程,不仅结识了数万名学生,而且不少学生成为与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她每天过着简单的日子,却用心做着不简单的事业。
“都是学生给我的”
“都是学生给我的。”交谈中,这似乎成了王艺玲的口头禅。怀着感恩的心,她做着一切力所能及的事,而似乎每一件事,都与学生有关,都是学生给她的,也都是她献给学生的。
执教30年,她不知多少次与学生面对面地倾情相谈:这个学生演讲比赛、就业面试她热情辅导;那个学生学习上有困惑她与之交流、谈话;这个孩子情感受了伤,她耐心开导抚慰;那个孩子生活遇到难题,她询问、帮助……讲台上,她是谆谆教诲的导师,生活中,她又是温暖贴心的“大姐”。30年来,不知有多少学生得到她的真情相扶,又不知有多少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快速成长、成熟,她称得上是位勤劳的园丁。
每天下课铃声响了,上完课的她也有些疲倦了,但当有学生来找她问问题时,她会毫不犹豫地耐心解答,有时甚至上晚自习的同学来了,她才走出教室。她热心于学生的事,学生也愿意与她交流,每天日子忙碌却很充实,“学生给我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我理应给他们最好的回报。”细数王艺玲的称号:荣获“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师生满意的好老师”、“教学优秀奖”等奖项,这似乎都与学生分不开。“都是学生给我的”,一句朴实的话,我们看出的却是谦虚,是责任,是一生无悔的选择。
“老师有创新,学生才有创造力”
“教书必须育人,而育人必须有创新。”王艺玲在说这句话时,眼神里透着坚定。
为了育人,王艺玲10多年前在大环境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大胆地开始了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革:为了提高演讲课的教学效果,她自创了“演讲态势语阶梯训练法”,用态势语言提升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为了增强学生对语音课的学习兴趣,她自创了“普通话音乐辅助训练法”,让学生在歌唱中理解发音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她采用“讨论交流法”;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加强学生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她的口语课执着于“以丰富头脑带动口才提升”,让学生思想与能力双丰收;为了改变为考试而学习的学习模式,她大胆改变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特点,有的课平时成绩占60%,期末占40%;有的课没有期末考试,只用行程性测试。她的考核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笔试,也有课堂问答、课堂发言、课堂论辩、课业论文等等。
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她在大学生入学第一堂课便开展“学业计划与职业规划的教育”,让大家学有目标、方向;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布置写课业研究性论文,而且需要合作完成,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交流合作,尽快转变观念,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学会学习,不在懵懂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光。其实指导大一的学生费时费力并不讨好,学生遇到困难或成绩不理想时会抱怨甚至不解,王艺玲觉得这很正常,“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然要老师干什么?”10多年来她的教学始终渗透创新理念,有的学生经过“阵痛”后收获了成绩,有的学生直到大四写毕业论文时才发觉老师当年的用心良苦。
“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
对学生的要求,王艺玲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虽然有30年的教龄,但课前留出充足时间备课,是她雷打不动的习惯。当她以明天有课婉拒朋友的活动邀请时,会有很多人不解,但她认为知识在更新,学术在发展,每一次课都有可以改的地方,教学因为育人而神圣,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王艺玲教学的严谨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中,也表现在教学的细节之处。为了选一个合适的PPT模板,她有时要花费一个晚上的时间。“看似不经意的东西,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我想让他们看到的都是比较理想的不失审美水准的。”在学生们看来,她的穿衣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简约大方又不失个性,而她的口语课考核中竟也有对学生衣着的要求,“因为着装也是个人性格气质、修养、审美的体现,是无声的语言。”她觉得学生从入校时的青涩,到毕业时的成熟而有个性是教育的结果,这在着装方面也有所体现。因此,在大学里教学生学会着装应该理直气壮。“有个性的教师,才会教出有个性的学生。”
除了文学院,校团委、学生处、学生学习发展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以及其他学院等也常找她给学生搞讲座,作培训,她都积极配合,为学生的发展及未来,她不惜牺牲了大量个人的业余时间。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感悟到。“他们对我的信任与尊重,对学习的认真投入,对未来的追求与自信,都是对我认真付出的最好回报。”作为教师她别无他求,只期望学生们能把教师的大爱继续传递。我想,王老师的理想,一定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们的心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她的人生信条,也是她追求了30年的教书原则。“永远充满激情与活力”是学生们对她的评价,也是她多年来的人生写照。她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成绩,却认真地活在自己平凡的世界里;她没有过于浮华喧嚣的张扬,却努力用激情点燃着自己和学生们的人生。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