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一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四大件”,即: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既融入了几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记忆,也是新中国轻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的微见证。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新中国初创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在时代记忆中锻铸文化根脉,引导和教育年轻一代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11日上午,我院与淄博盛康“三转一响”博物馆共建“‘三转一响’文传工作室”在周村古商城揭牌。我院党委副书记刘晓东,辅导员刘菲菲、唐磊、任纪帆,以及“三转一响”文传工作室成员出席仪式并参观交流。

        活动伊始,淄博盛康“三转一响”博物馆馆长张维杰对山东理工大学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三转一响”是上世纪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中的“四大件”,即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是新中国几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记忆,代表着中国轻工业发展的一段历史。馆中藏品是当时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生动记录,能够很好地引起一代人的共鸣。到目前为止,该馆是全国唯一以“三转一响”文化内容为主题建设的博物馆,该馆在传承传统文化,助力公益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今后与学校深入合作,让“三转一响”文化焕发勃勃生机。让我院师生在参观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以永不懈怠的状态投身工作学习中。

         刘晓东在交流中表示,“三转一响”博物馆的建设对“三转一响”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其起到的文化拯救作用无可比拟。他讲到,“三转一响”曾是一个时代家喻户晓的典型象征,而现代快速奔跑的高科技术发展正在使很多人逐渐遗忘过去,建立“三转一响”文传工作室的初衷在于秉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理念,通过新媒体技术向广大师生传播“三转一响”时代文化,扩大“三转一响”文化受众宣传范围,更好助力博物馆发展,逐渐形成兼具愉悦生活和增长见识双重作用的宣传模式。希望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在传承和弘扬“三转一响”文化道路上共同前进。

        随后,刘晓东与张维杰共同为“‘三转一响’文传工作室”揭牌,并在张维杰的全程讲解引导下,山东理工大学一行依次参观了收音机馆、自行车馆、钟表馆和缝纫机馆。参观途中,多次引发对展品及背后故事的共鸣互动。


        最后,刘晓东一行与馆长张维杰进行交流,就下一步合作的具体事宜展开探讨,活动在热烈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