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是广州、中国香港工人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而举行的政治大罢工。此次罢工开始于1925年6月19日,历时1年零4个月,有效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


省港大罢工起因

  1925年5月中,上海发生工潮,工人领袖顾正红被杀。学生示威声援,被租界的英籍巡捕开枪射杀,十三人死,数十人重伤,是为五卅惨案。各地直接参加声援运动的人数估计有一千二百万人。

大罢工经过

罢工委员会采取罢工、排货、封锁3项措施同英帝国主义作斗争。工人纠察队在各海口驻防,东起汕头,西至北海,对千里海岸线实行封锁,使香港经济活动陷于全面瘫痪,航运停顿,进出口贸易锐减,商业萧条。仅11、12两个月,香港宣告破产的商店达3000余家,股票、地产急速贬值。港英当局财政收入萎缩,1925年财政赤字达58万英镑。罢工期间,港英当局每日损失180万元。

省港罢工委员会还规定“特许证”制度,“凡不是英国货及英国船不经过香港者可准其直来广州”。此举打破了各帝国主义一致对付广州的局面,并争取了广东商人的中立,稳定广州金融。

“五卅”惨案后,国民党也拟定了罢工计划,并派员到香港和广州沙面发动罢工;罢工实现后,国共合作下的广州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回省工人的食宿和交通等问题,并制定了区别列强、单独对英的方针,制定了复工的条件,成功地进行了外交斗争。此外,一些国民党左派如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也在罢工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汪精卫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应该说省港大罢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下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一次成功的反帝斗争运动。

省港大罢工持续16个月,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为了支援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初,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决定停止罢工。10日,罢工委员会召集群众大会,宣告罢工胜利结束,并宣布停止对香港的封锁。


大罢工历史意义

  省港大罢工毋庸置疑是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沉重最成功的一笔,这次大罢工有效的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