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为破坏国共合作,夺取革命领导权,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




01
事件经过


1926年3月18日,广州国民政府海军局代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接命令派中山舰到黄埔听候派遣,当中山舰开到黄埔后,蒋介石否认有过调舰命令。这时,又传出苏联顾问和共产党员要劫持蒋介石的谣言。


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实行紧急戒严,逮捕李之龙,监视和软禁大批共产党人,解除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工人纠察队武装,包围苏联领事馆,监视苏联顾问。这就是中山舰事件,又称三二〇事件。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周恩来等提议对蒋介石采取强硬态度。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也主张给蒋以回击。但是在广州的苏联红军布勃诺夫使团不赞成反击,认为左派力量不足以同蒋介石抗衡。陈独秀受其妥协态度的影响,看不清事件的本质和蒋介石的阴谋。在妥协政策的指导下,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无理要求,撤回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被迫撤出第一军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建议把这批力量派到其他军去,中共中央没有接受他们的正确主张。


02
影响


蒋介石通过中山舰事件,不仅打击了共产党,而且打击了汪精卫和国民党左派,大大加强了他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地位,这一事件成为大革命时期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