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5月21日晚,驻守长沙的武汉国民政府辖军,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捣毁了「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等中共控制的组织革命机关、团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共产党员、中国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百余人被杀害。事变后,许克祥与中国国民党右派组织了“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继续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因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这次事变为“马日事变”。

事件经过
马日事变发生在1927年5月21日(马日)晚上长沙的一件历史事件。共产党在北伐战争期间在湖南实行土地革命,斗争地主,当中不少为北伐战争中的国民革命军军官家庭,于是引起军内极为不满。当时由许克祥作指挥,王东原、陶柳等人包围封锁湖南省共产党党部、总工会、农民协会、省党校、省特别法庭等二十多处为共党机关,解除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5月23日,许克祥等人组成中国国民党湖南救党办事处,5月28日又组成中国国民党湖南救党委员会,引发部分县市遂有类似之举。本来就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对两湖工农运动深怀仇恨的第35军军长何键,在蒋介石的唆使下,早在1927年4月底,就在汉口召集了一次高级将领会议,邀集了一批军官,密商反共清党,举行军事政变,推翻武汉国民政府的阴谋。5月17日,独立14师师长夏斗寅公开叛变革命,何键立即响应,率领他的部队,在湖南各地进行屠杀,他们先残害了临湘农民协会委员长和常德近郊农民协会委员长,后又占领了益阳县工会、农民协会等革命机关,缴了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的枪。5月21日早晨,何键率领他的部队,将常德所有革命团体包围起来。工人纠察队进行抵抗,遭到机枪扫射。当时,共产党员、革命群众80余人被打死。当天夜晚,驻长沙的何键部下第33团团长许克祥,率兵1000多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对革命党和工农群众进行了突然袭击。长沙城顿时火光冲天,枪声四起,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反动军队向中国国民党省党部、省、市总工会、农民自卫军总部、省党校、特别法庭等机关、团体以及工人纠察队发起进攻,夺取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的枪支,放走了关押在监狱里的土豪劣绅等犯罪分子,撕毁了“拥护武汉国民政府”,“打倒蒋介石”,“铲除土豪劣绅”的标语,代之以各式各样的反动标语。大批共产党员、工农群众以及青年学生倒在血泊中。这伙叛匪,在长沙戒严司令部集会,成立了所谓“中国国民党湖南省临时救党委员会”,作为反革命叛变的公开指挥机关。
教训意义
“马日事变”同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不大相同,它是发生在仍然维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的控制区内,这实际上就标志着武汉国民政府也很快会同共产党走向决裂。当年中国的社会情况决定了军官的家庭大部分都是地主,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在湖南等地兴起之后,激起了很多军官强烈的反共情绪。1927年5月中旬,中共湖南省委就接到一些反映,说是驻军已经在街上堆沙包,显然是准备巷战,当时长沙市内虽然还有一千多名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纠察队,却是白天上班,晚上把枪集中锁起来回家,结果在突然袭击面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省委接到情报说会有突然事变,书记夏曦只留下一张纸条,说我到中央汇报去了,不告而别。省委其他人坐在一起开会又开会,讨论又讨论,拿不出办法。5月21日白天,看到没出事,临时省委的负责人又乐观起来,照常举行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会上说形势已经好转了,不过仍然需要应变,可是又没有具体措施。当天晚上中共湖南省委又秘密开会,商量了工农武装准备就地自卫,不过刚宣布散会,11点的时候外面就枪声大作,除了领导人转移之外,各种应变措施都来不及采取。许克祥率领1300名叛军向湖南省党部、省市总工会、农民自卫军总部、省党校、特别法庭和工人纠察队全面发起了进攻,黄埔军校三分校内的反动师生也对革命师生开火,实行了血腥的清洗。这天晚上,工人纠察队仍然是多数人下班回家,只有几十个值班人员进行了零星抵抗,结果一夜之间,许克祥一个团竟然封闭了革命机关70多处,长沙城全部被反动武装控制。“马日事变”一发生,湖南省内各地的反动军队、民团闻风响应,到处屠杀农运骨干,捣毁共产党领导的团体,10日之内在长沙附近就杀了上万人。缺乏准备而且处于消极防御的各地农民武装,虽然号称有十万人,可是短短几天都被打散。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看到这个情况还幸灾乐祸,嘲笑当时的中共总书记陈独秀说:“你们在湖南的十万大军还打不过许克祥一个团。”
事件影响
“马日事变”之后,白色恐怖遍及湖南。反动派一边杀人,一边嫁祸于共产党。造谣说:“此次事变,全是共产党发号施令的结果,是‘军民冲突’,是‘工农围攻33团团部,抢劫枪支’所引起的。”武汉国民党反动分子,也大肆造谣说:“假若没有工农运动,夏斗寅、许克祥是不会叛变的。”“马日事变”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长沙附近就有一万多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革命事业受到了严重危害。此后,长沙等地的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革命,同反动派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