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
简介: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
战争过程
早在淮海战役临近结束时,蒋介石就已决定放弃淮河防线,将长江以北的残余军队撤至长江以南。接着在“和谈”的掩护下,又加紧部署长江防线。这时,国民党军队在从湖北宜昌到上海的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约70万兵力。其中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部约45万人,在江西湖口至上海的地段上布防;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部约25万人,在湖口至宜昌的地段上布防。另以海军舰艇120余艘、空军飞机280多架支援作战。他们幻想依凭长江天险和海空军优势,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
针对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南的布防情况,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共100万人,首先在长江下游发起渡江作战,歼灭汤恩伯集团;同时以第四野战军一部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在平津战役结束后迅速南下,参加渡江作战。为了加强渡江作战的统一领导,194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在渡江作战中“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没有单独讨论军事问题,但对战争形势的发展极为关注。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3月下旬,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制定《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由粟裕、谭震林、刘伯承分别指挥的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在江阴至湖口间500余公里的地段上,有重点地分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江防;另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归西集团指挥,在武汉正面钳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
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同时指出,对于凡愿停止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的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地方军事集团,可以按照《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的大意,同他们签订地方性的和平协定。
4月20日20时,人民解放军中突击集团首先渡江,并迅速突破安庆、芜湖间防线。4月21日晚,东、西两突击集团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解放军用木帆船做主要航渡工具,广大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有进无退的战斗作风,不顾国民党军队陆海空协同的炮火阻击和多次反扑,千帆齐发,于4月22日胜利地突破国民党军队近千里的江防阵地,登上南岸,并争取江阴要塞守军起义,控制江阴炮台,封锁了长江。
国民党政府在其江防被全线突破后,于4月22日下午仓皇部署总退却,并企图在浙赣路和上海地区组织新的防御。国民党政府留在南京的许多机构仓皇迁移广州,“代总统”李宗仁逃往桂林。胜利渡江的人民解放军,于4月23日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崩溃。4月25日,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由刘伯承、宋任穷分任正副主任,刘伯承兼任南京市市长。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突破江防的任务胜利完成。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中、东两突击集团在粟裕统一指挥下东西对进,迅速在皖南郎溪、广德地区包围歼灭南京、镇江逃敌五个军,于5月3日解放杭州,进逼上海。西突击集团分路向浙赣路齐头并进,到5月7日,先后占领浙赣路上的上饶、横峰、贵溪,解放金华、衢县等城市,先期截断浙赣路。同时,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占领湖北孝感、黄陂,逼近武汉。上述追击作战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在浙赣路组织顽抗的企图,切断了汤恩伯与白崇禧两集团的联系。渡江战役第二阶段结束。
粟裕率领三野指挥机关渡江南进,特地到江阴要塞视察,接见了组织起义的中共地下党员唐秉琳等人。粟裕说:“你们为大军胜利渡江作了重要的贡献,为党为人民立了大功,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5月23日夜,解放军发起对上海的总攻,以快速勇猛的动作,多路直插市区追歼国民党军队。到5月27日,除汤恩伯率5万人登舰逃跑外,其余15万余人全部投降或被歼灭,上海宣告解放。当天,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任上海市军管会主任兼上海市市长,粟裕任军管会副主任。在进占上海的过程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模范地执行党的城市政策,露宿街头,不进民房,保护外侨,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上海市民的热烈欢迎和爱戴。
在第三野战军围歼汤恩伯集团期间,武汉地区的白崇禧拒绝中共提出的忠告,不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南地区的问题,并准备南撤湘、赣、粤、桂地区,继续抵抗。5月14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在湖北团风至武穴地段横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国民党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官张轸率部2万余人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与此同时,为策应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的渡江,第二野战军一部于5月17日解放九江,22日解放南昌。第三野战军一部于6月2日解放长江口外的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战争结果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战争影响
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筚路蓝缕,百炼成钢
铭记苦难,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