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三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充分显示了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但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残酷镇压下,工人运动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血的教训使共产党人认识到:工人阶级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共同奋斗,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经历了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失败及陈炯明的武装叛乱后,思想产生重大的转变,重新寻找革命出路,表示愿意接受苏俄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赞成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党内合作,共同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拉开了序幕。“三大”的召开没有举行开幕方式,主要由陈独秀主持。一个多星期的会议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12日上午,陈独秀代表中央作关于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报告,下午由马林在会上报告国际形势和国际工运问题。
瞿秋白在会上简要介绍了共产国际“四大”的情况,陈潭秋报告了“二七”惨案的经过,孙云鹏讲述京汉铁路大罢工被捕工人的救济工作,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的方针。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党纲草案以及劳动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项议案。选出由陈独秀、李大钊、罗章龙、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中共三大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并在四大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使共产党组织迅速发展,为大规模培训革命运动骨干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工农群众运动的高涨,为统一广东、出师北伐、推动国民革命由广东向全国扩展奠定了基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和旧民居5号楼组成,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
中共三大会址房屋毁于1938年10月侵华日军飞机对广州的轰炸中,基址于1972年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到广州始确认。修复、保护三大会址一直是广东人民渴望已久的愿望,各级领导对此都高度重视。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部门组织力量,从2006年3月份正式开始动工,经过100多天的筹备、修缮和布展,顺利完成了这项工程,在建党85周年之际正式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