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丝绸
位于山东淄博的周村素有“丝绸之乡”的美誉,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源头,这里也是周村丝绸染织技艺的发源地。周村丝绸染织技艺自商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周村人们勤劳聪慧的体现,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周村丝绸染织技艺在2013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技艺概述
“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这首民谣描述的便是周村丝织业的繁荣景象。周村丝绸产品优质精良,生产技艺复杂,从蚕茧到成品要经过30—40道工序才能将蚕丝变成花样繁多、工艺精美的产品。周村丝绸染织技艺主要包括缫丝、丝织、印染三大部分,所生产的丝绸以花形大方、色泽鲜艳、质地坚韧、组织缜密、手感丰满、富有弹性等特征而著称。周村丝绸染织技艺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传承至今,产品包含乔其纱、花绉缎、和服绸、双层夹心长巾、织锦等100余个花色。
古老的丝织印染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相关产品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之下颇具特色的地区代表。通过周村丝绸染织技艺生产的提花丝绸面料、织锦画、草木染丝巾等产品,不仅传承、保护和发展了传统技艺,也通过游客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至更远的地方。
周村传统丝绸织锦作品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特点,织锦画色泽鲜艳、质地坚韧厚重、组织缜密、层次丰富、清晰华丽、手感丰满、富有弹性。织锦画的画面丰富、光泽柔美,独特传统织锦技艺与多种绘画艺术完美结合,作品富有诗情画意,犹如真实景象。
0102
发展历程
周村的前身是商代的於陵侯国,是远古炎帝时候的爽鸠氏之后,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於陵也是中国桑蚕丝绸业重要发源地之一,周村的丝绸业,从於陵古城算起,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商代周村成为重要的丝绸纺织中心,被誉为“丝绸之乡”。汉皇室在齐郡临淄设服官三所,称为三服官。汉元帝时,三服官扩充到各有织工数千人,每年费钱数万万。
从汉至唐代,周村一直是世界著名的海上和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从於陵、临淄通过芝罘、蓬莱等港口通往朝鲜、日本、俄罗斯甚至美洲大陆的贸易航线有数千年的历史。到了唐宋以后,周村一带的丝绸生产技术仍然处于全国领先的。明清时期,周村丝织手工业仍具规模,为当地五大行业之首。清乾隆年间,《淄川乡土志》记载:“蚕丝本境天然之大宗,每届春令,比户饲之,……本境虽能缫丝,而售与周村商贾织造。”那时置桑养蚕已成为当地人民的主要行业。“每于夏季,丝市极盛”。附近地区所产蚕茧大都运往周村市场出售。至清末,各地丝商纷纷到周村投资办厂。周村发展成为山东丝绸业的中心。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周村开埠前后,周村已有浆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银子市街37号有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大染坊,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清光绪年间,东来生绸布庄资本达3万两白银,客商络绎不绝。
1936年出版的《现代本国地图》介绍,“周村丝织业之盛,所织绢、绉、绸、绫之属,称山东第一。”
近代以来,周村一带丝织业迅速发展,三五张织机的机坊遍布城乡,每逢九月十六日这天,机坊全体放假,祭祀祖师“桑皇”,吃肉喝酒,改善生活,此种习俗自古沿续下来。现周村已成为全国12个丝绸出口生产基地之一。生产品种80余个,出口品种20余个,销往12个国家和地区。
传承与发展
现在,电脑控制下的丝绸染织技术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而周村传统染织丝绸与之相比虽然拥有深厚积淀,但效率相对低,一名员工平均每天仅织造几十厘米,因此,面对市场竞争,传统染织丝绸的发展不占优势。丝绸染织技艺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市场的逐渐减小,如今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传统的手工技艺无法完全适应现代生活所需。
利好的是,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注意到传统丝绸染织技艺的现代价值,周村丝绸染织技艺先后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传统丝绸染织技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今天的周村,丝绸企业及王利民、翟先宝、张义等周村丝绸织染技艺传承人在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坚持前行,正在传承、保护和发展齐文化中这一古老的技艺。
当今丝绸产业正在完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华丽转身,在这浴火重生的过程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会成为结构调整的涅槃助力,重新焕发丝绸的惊艳魅力,实现丝绸产业的再度辉煌。
物质为形、文化为魂,古老的丝绸文化历久弥新,中国的丝绸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撰稿:公嘉楠
初审:李乐乐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