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炜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淄博市签约作家,淄博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作协第十届作代会代表,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在《中国作家》《小说选刊》《北京文学》《文艺报》《山东文学》《清明》《西部》《山花》《飞天》《湖南文学》《福建文学》等全国重点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纪实作品2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古琴》、中短篇小说集《红酥手》等。作品获山东省第五届泰山文艺奖、万松浦新人奖、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光耀杯”大赛奖等。
1. 去年的五月,对您来说应该是收获满满的五月。您在去年的五月十七日当选了淄博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您认为此次当选,对于您的心态和未来的写作有什么影响呢?
感觉身上有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写作中,应该多创作反映淄博市建设发展、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的作品,使人们更加了解淄博。同时要发挥主席团委员的作用,在培养新作者,促进淄博市文学队伍建设上献力献策。
2. 了解到您从1993年就开始文学创作了,距今已有30多年。那您最初是如何走上作家这条道路的呢?
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去北京。记得一个傍晚,我看着天边的夕阳苦思冥想:怎么才能去北京呢?突然就想到有很多人通过写作到北京去参加改稿会、参加笔会,我为什么不走这条路呢?于是便开始写作,盼望有一天去北京参加笔会。后来,果然就去北京参加笔会了。时至今日,我去北京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写作,对于我来说:北京就是一座“文学的城市”。
3. 您认为是哪些因素一直让您在写作这条道路上矢志不渝的坚持着?
只有一个原因——热爱。我喜欢过摄影、书法等等,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写作。有那么几年对摄影非常痴迷,后来发现在摄影上投入的时间会影响写作,于是断然放弃摄影,继续写作。写作是我成长至今唯一保持下来了“爱好”。
4. 您认为现在的自己和30年前的自己在写作理念上有哪些特别大的改变?
变化非常大。30年前差不多是不太会写作吧,处于一个模仿阶段,没有固定的主题和风格。现在的写作理念就是通过文学表达爱和温暖,读到我小说的人说:嗯,活着挺好的,生活挺好的。
5. 在您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之后的第21年您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此前您一直专注于中短篇小说的写作中,您认为长篇小说的写作对您来说有哪些挑战?
对于主要进行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来说,写作时间久了,进行长篇创作好像是个必然的规律。我差不多是觉得写中短篇不能满足自己对写作挑战的需求,也就是觉得不过瘾了,才开始进行长篇小说创作的。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故事的结构和连续性的问题,因为写中短篇小说写习惯了,总是习惯从中短篇小说的角度架构故事。
6. 从2013年您调入新的工作岗位,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古琴》至今已经11年了。您还记得当初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开始创作这部作品的吗?在最初您就规划着要把这部作品写成长篇小说吗?
我在铁路部门工作,我们铁路上有一帮胶济铁路历史的研究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他们进行了交流,立刻对胶济铁路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于是产生了用小说表达胶济铁路历史的念头,这就是《古琴》的创作动机来源。当然,一开始就将它定位为“长篇小说”。
7.您在写小说的时候是提前写清故事脉络,给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名确的结局再开始投入细致的写作中,还是说在一开始您也不知道故事的走向、结局是什么,您是在写作中感知人物,顺着故事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到最后写出故事结尾的呢?
中短篇小说的写作都是跟着感觉和情绪走,被某个灵感激发,萌发了写小说的念头,在脑海里做一个粗略的故事构思,就动笔创作。在写的过程中,故事有了自己的生命,她按照个人的意愿自由生长,而我只负责用文字将她的相貌、骨骼和服装等等构画出来。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作品发表后,重新阅读,会感到惊讶:这是我写的吗?当时是怎么想出来的?
8. 您曾说“生活, 爱情, 小说, 来源于真实的空间与无时无刻都要存在的想象。在您的作品中,作品的空间布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生活, 爱情, 小说, 来源于真实的空间”是因为我的创作灵敏基本上都来自生活,看到的一个场景,听到的一句话,听到的一个故事或是遇到的某个人,总会意想不到的激发我的创作灵感。但是小说不是照搬生活,小说的主要特征就是虚构,所以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如何处理好生活和想象的关系,真的需要一定的技巧,既要写得像身边发生的事情,故事设置、人物对话等等既要合情合理,又不落入生活,在生活里找不到它真实存在的影象,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
9. 您是否会在写作中或多或少的带入您的生活元素或者是经历呢?
我一直回避在写作中带入个人的生活元素和个人经历。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小说里隐藏自己。再说,一个人的经历真的是太苍白和简单了,无法支撑起一个故事和一个、一部小说。
10. 您之前说过宽松的家庭氛围和协作环境,使您可以放开手脚去构思情节,塑造人物,没有那些一定要达成什么样的写作目的而产生的心理负担,那您有没有将家人融入到您的作品人物形象中去呢?
在写作上,我的家庭为我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轻松的环境。因为我的家人,特别是爱人和孩子,他们没有觉得写作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没有觉得作家是个很神秘的职业,他们对我的写作没有任何要求,更不干涉,任凭我自己去做。他们很少读我的作品,更不对这些作品评头论足,这使我的写作没有任何压力。其实,我不太适应熟悉的人关心我的写作,所以很少向熟悉的人特别是亲戚、朋友赠送我的作品。
至于有没有将家人融入作品人物形象中,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有的,但是可能也仅限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故事和人物形象肯定没有家人的影子。
11. 2012年您在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进行学习,在此期间您有什么收获或者难忘的经历吗?
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的学习是我写作上的一个分水岭,对我的写作提高很大,我非常感激那四个月的学习,我们同学都讲那是“四个月的黄金时光。”
12. 了解到您作为《济南铁道报》的编辑,在铁路部门工作了二十多年,您认为这段人生经历,又给您带来了怎样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呢?
铁路是写作上的富矿,给我带来了写作上的灵感和写作上的素材。所十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铁路题材的创作,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同时,我又非常热爱淄博这座城市,淄博有着绵长的铁路线,它处于胶济铁路的中段,可以说胶济铁路促进了淄博这座城市的发展。张店通往博山的铁路是山东第一条民办铁路,非常值得书写,所以我小说里的铁路故事很多发生在淄博。
13. 您曾经在北京文学的创作访谈中说过,美好与感动是文学吸引您的主要原因,那在您看来这份美好与感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永远不停止,因为美会带来心灵的愉悦,会增加生活的动力和勇气,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心怀美好,心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将苦日子的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在我看来,心灵的美是最重要,它是一切美的根源。
14. 有很多评论家常说您的作品充满了烟火气,说您的笔下“活而有情,镜而有像,韵而有灵,还能味而有旨”您认为这种文学作品中的烟火气来自于哪里呢?
是的,我的写作是充满浓浓的烟火气,这种烟火气应该来自于我对生活的敏感把握。我不是一个呆在书房或是家里的写作者,写作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需要工作、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有时去菜市场购物、出差、坐公交车、坐火车,与不同的人交流,每天都深处火热的生活中,当我写现代生活题材的作品时,这热气腾腾的生活自然就融入进我的作品里面。当然,文学作品不是对生活的直接表达,真的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品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虚构的人物必须像真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可信,但是文章主题又要深入生活内核,它必须像钻头一样钻到生活深处,挖出最深核的精神物质。如此,作品才有重量,才有深度,才能打动读者。
15. 在我校2021年秋季驻校作家系列活动中,您以《愿做文学中的一束光》为题作了发言,您说,“光”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身边的人与事物,在给予他人一个亮堂堂的世界同时,也使他人看到了亮堂堂的自己。如今两年时间过去,您在最近的文学创作中是如何贯彻这一理念的呢?或者说您最近的创作精神核心是什么?
我经常在思考写作的意义,每个作家对于写作的意义定义不同。现在的我总是想通过写作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是“有益”,比如宣传传统文化,比如塑造英雄人物等等。我还喜欢报告文学创作,喜欢书写生活中那些感人的人和事,传达蕴藏在普通人身上的高贵品质。这也是我说的用“文学之光”照亮别人同时照亮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16. 您在作品中经常使用一些传统文化因素,比如古诗词、旗袍、民风民俗等等。在您看来这些传统文化因素都承载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我喜欢传统文化,就好比于我喜欢中国文学超过外国文学。入读鲁迅文学院之前,我读的外国文学作品很少。毕业之后,我到处找人开书单,恶补了好几年,可是最终发现,中国文学还是我的最爱。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可以说是痴迷,每一项传统文化都会引起的我兴趣,它们自然就成为我写作的表现对象。但是我没有对某一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在写作的时候阅读了大量资料。很不好意思的是,作品完成之后,这些知识也被慢慢忘掉,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我是某方面的专家,我甚至连略懂皮毛都算不上。
17. 在您的作品(比如《红酥手》)中,总能感觉到女性人物的心理描写特别深入。请问您是如何把握故事中的女性背后的故事,把她们在当时处境下的心理描写的真实且鲜明的?
因为我是女作家,所以对于女性的心理把握得比较准确。我笔下的女性,很多就是生活中看到和遇到的那些女人,有普通的女职工、巷子口摆夜市的女小贩、没有固定职业的四处打工者、女快递员,还有女艺术家等等……我熟悉她们和她们的生活,因此书写起来非常自然和生动。在这里,我想提一下我的母亲,她有非常强的生活洞察能力,观察事物的角度非常独特,她经常将看到的事情,按照自己的理解告诉我,这也成为我创作的素材。
18. 您的写作灵感通常来源于哪里?有没有特别的启发方式?
我的大部分写作灵敏来自于和他人的交流,他人讲述的一个故事、一个亮点常常会激发我创作的灵感。这种灵感加上我对生活的认识和写作观念就构成了属于我的小说。
19. 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写作习惯,那您有哪些写作习惯呢?
受工作原因的影响,我的写作都是在夜间10点左右进行,通常写到11点结束,修改文章时不是这样,下了班,只要有时间时就修改。我在火车上和候车室修改过稿件,也在大年三十的夜晚上初一这天修改过稿件。
20. 您的作品是否受到过读来信或评论的启发?这些反馈如何影响您的创作?
我几乎没有收到读者来信,但是经常会跟读者面谈,年轻时,受的批评特别多,很多人说我写得不好,但是我从来没有在意过。这点也表现在对待我的评论文章上,我不太在意别人怎么评论我的文章,被评论原本就是小说发表后必须面临的一个命运,我很期待我的作品受到关注和评论,越多越好。但是,我会很谨慎地对待这些评论,并不是照盘全收,对我有帮助和启发的,会认真记录下来。
21. 作品进入大众视野,就会有很多文学评论家对这部作品进行评论,之前就有评论家说过您的作品是在真实和荒诞中突围,那您对文学评论有什么看法?您觉得它对作家有何影响?
肯定是期待更多的评论家关注和评论我的作品,对于每一个关注我的作品和对我作品进行点评的评论家我都心怀感激。作家需要评论家,评论家也需要作家。
22. 在当下,您如何看待数字时代对阅读和写作的影响呢?
数字时代对阅读和写作带来的影响大家有目共睹,我们需要接受而不是抵触或拒绝,人在时代中生活,总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再说数字时代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对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但是,我还是习惯纸质阅读和适合纸质阅读的创作。我依然买纸质书而不是在手机或电脑上阅读作品。我自己的作品在电脑上完成,做过二次修改后,会打印出来,在纸面上进行第三次修改,因为在纸面上阅读和在电脑上阅读的感觉确实不一样。数字时代对文字和文学创作有着特殊的要求,我不会为了迎合数字时代去做太大的改变,会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唐诗宋词的创作时代离我们那么远了,数字时代从没影响过它的传播。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我需要在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上更加努力。
23. 对于热爱写作的青年们,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永远不停止,因为美会带来心灵的愉悦,会增加生活的动力和勇气,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心怀美好,心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将苦日子的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在我看来,心灵的美是最重要,它是一切美的根源。
初审:徐俊君 隋芳娜
审核:李乐乐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