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介绍
葛思绪,淄博市作协副主席、周村区作协主席。中国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2部,电影4部。淄博市首批、第二批签约作家,周村区第二、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作品曾获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第二届巫山神女杯优秀故事片奖、优秀新人奖。
采访记录
Q1:您特别重视作家创作要有自己的个性,您能否形容一下自己的写作个性是什么呢?
我的个性是不钻牛角尖。在你的笔下,每一个人都应和尘埃、星球一样,闪亮、平等而自由。
Q2:您的作品里都很注重励志这一影响,这是否和您的性格或者经历有关呢?您是否会在您的作品中获取到能量呢?
励志是每一个故事的应有之义。顾随词句:“回首来路已茫茫,行行更入茫茫里”。人这一生都是带着羁绊走路,作品里的人物也是一样,在克服自身软弱在冲破困境中继续呼吸前行。
Q3:有人说,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您却认为生活比创作复杂,那您如何看待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呢?那您在创作时如何透过种种复杂来创作作品的呢?您在创作时如何向生活深处深挖的呢?
生活永远比创作复杂,创作无法高于生活。
往生活深处挖掘最容易做到的是:往细处写、勇于说真话。
Q4:您中学起就酷爱阅读,您认为中学时的书籍带给你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呢?你在最初的阅读时期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情吗?
学生时代是情绪时期,经常为青春情绪所左右,也没有多少时间思考。我最初得到的是阅读的感动、快感,此后习惯于阅读。阅读带来黑暗和光明不断交织的广袤的世间万物。
Q5:您藏书之多,曾被评为所在城市的“十大藏书家”,您获得此荣誉称号的感受是什么呢?
书也不是很多,大部分是学生时代买的和得到的,那时候是读书郎,空闲和睡觉前必读书。一定要珍惜眼前短暂的人生读书时光。
Q6:您担任编剧,您认为什么样的小说更适合影视改编呢?影视创作时,您是否支持修改剧本,还是坚持还原小说呢?您如何评价小说影视化?
爱讲故事的小说适合改编影视。相比小说,影视有光影、声音、场景的呈现,这些呈现需要分阶段或前后倒置灌输给观众,思想是次要的,修改是无情和必须的。小说影视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和小说自身生存的需要。爷爷的年代风靡戏剧,父辈看小说盛行,我们看电视长大,现在的孩子刷手机成长。我愿意看纯粹的小说,不想看影视化的小说。
Q7:我们了解到您的处女作是《洪泽湖弄水听涛》,可以回忆一下当时的感受吗?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呢?可以分享一下细节吗?
这是一篇小散文,当时高一年级暑假骑自行车跑了一星期,坐船过洪泽湖去连云港海边。文章具体内容忘了,只记得夏天猛蹬自行车,在瓢泼大雨中穿行在苏北的公路上。
Q8:我们了解到您曾经在淄博师专现山东理工大学就读,那么这段上大学的经历给予了您什么呢?有什么最难忘的时刻吗?
母校治学严谨,有优秀的教授,淳朴的同学。至今还记得图书馆老师在书架间忙碌的身影。这段上大学的经历让我从未放下文学,以至于我现在的工作可以等同于职业写作。
最难忘的时刻是绿皮火车在淄博老站台上缓缓起步、越驶越快远行的别离。
Q9: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一定遇到过许许多多的事情。那么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对您的写作生涯影响最大的呢?可以给我们详细说一下吗?
写作是自身重新生长的过程,作品是给未来世界的伏藏。我要有意识地认真对待今后的写作。
感谢你们的采访。
初审:徐俊君 常乘榕
审核:李乐乐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