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节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

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节气欢乐甚多

《夏至》

宋代·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夏至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频繁,多雷阵雨,民谚说“夏雨隔田坎”。此时,也是江淮“梅雨”季节,梅子黄熟,空气潮湿,阴雨连绵。

夏至已至盛夏初始

《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唐代·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祭神祀祖

在古代,夏至和冬至一样,是民间的重要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民间在这天有祭神祀祖的习俗。

夏至吃面

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夏至时,新麦已收割,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之意。民谚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一些地区也有夏至吃馄饨、食粽子的习俗。

消夏避伏

古人有“歇夏”假期,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中写道:“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此时,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粉脂等物。富贵人家也于夏至日后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来消夏避伏。

夏至迎来了三候

《夏至》   

宋·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一候鹿角解

古人认为,鹿喜阳,鹿角朝前而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开始衰竭,所以鹿角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

蝉在夏至后开始鼓翼而鸣。北宋苏轼《阮郎归·初夏》词中写道:“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药草,自夏至开始蓬勃生长,此时正值夏天过半,所以得名“半夏”。

编辑:张源奚

审核:李乐乐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