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大暑时节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C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经常还会出现 40°C的高温天气,全国南北各地温度相差不大。
大暑三候01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
02二候土润溽暑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此时气温达到了最高峰,土地上的水分也逐渐蒸发,空气中的湿度极高。
03三候大雨时行
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这些降雨有时会带来明显的降温效果,缓解了炎热的气温。
大暑习俗
「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大暑诗词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己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缘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大暑养生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间上正值中伏前后,是非常炎热的时期。炎热酷暑容易烦扰心神,使人焦躁易怒、心情不好;夏天降雨多,人也容易被暑湿困扰,进而围困脾胃。在大暑时节,要注意“祛湿、养脾、防暑”三部曲。
祛湿
大暑时节,“大雨时行”,常以湿邪为患。常常感觉身体困重没力气出很多粘腻的汗,舌苔黄腻,容易犯困。可以适量运动,慢跑、瑜伽等,微微出汗,以排湿。也可以喝九味薏米茶,茯苓陈皮水,荷叶粥等。
养脾
大暑时节,是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暑气逼人,阳气宣发太过。容易过食寒凉而伤脾胃阳气,养生方面,需要注意养脾护阳。平时有手脚冷、身体乏力、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的人群,尤应在大暑这个时节,可以通过吃养脾食物、喝养脾茶、艾灸、穴位敷贴、泡热水澡、晒背等方式,来养护脾胃,固护阳气。
防暑
大暑时节,湿热交蒸,人们容易感受暑湿之邪,保养不当很容易引起中暑,要注意避暑。大暑建议多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待在清凉舒适的地方,适当喝绿豆水,荷叶赤小豆汤,西瓜翠衣粥等解暑
烈日当空照
大暑来报到
蝉鸣声声急
树荫下乘凉
一杯清茶
几缕微风
便是这炎炎夏日里最惬意的时光
初审:徐俊君
审核:李乐乐
终审: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