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日下午,淄博文旅短剧创作座谈会在我院2号教学楼219会议室顺利举行。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少勇,挂职副局长怀康,广播电视科科长董学锋,淄博市融媒体中心影视制作中心主任梅颖,以及我院院长张艳梅、副院长吕逸新、翟羽佳,淄博作协副主席魏思孝教授出席了此次会议。

首先,张艳梅代表学院对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学院宣传片。宣传片生动展示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凸显了其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

会上,张艳梅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色。她表示,学院近年来聚焦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需求,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师生团队在短剧创作、影视制作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学院将充分发挥文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交叉学科优势,为淄博文旅短剧创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学生共谋发展出路。

陈少勇重点介绍了文旅局推动短剧创作的战略规划。他指出,短剧作为新兴传播形式,具有受众广泛、趣味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是讲好淄博故事、推广文旅资源的重要载体。要围绕齐文化、陶琉艺术、工业遗存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兼具艺术性与传播力的短剧作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陈少勇表示,文旅短剧创作需要汇聚多方力量,打通人才、技术、资金和传播渠道等多方资源。此次与高校合作,将为项目注入创新活力,实现资源互补。

翟羽佳结合学院实际,系统梳理了短剧创作的研究基础与实践成果。她介绍,学院近年来通过产学研联动,开展了创意写作等课程,设立了驻校作家讲座系列活动,并与周村古商城合作孵化了系列微短剧。翟羽佳强调,学院师生团队在剧本创作、拍摄技术、后期制作、宣传报道等环节具备较为成熟的能力,未来可深度参与文旅短剧的策划与落地。

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围绕短剧选题、制作模式、传播渠道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文旅短剧需立足淄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注重创新表达形式,以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此外,与会人员还就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合作方向达成初步共识,深化校地协同。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淄博文旅短剧创作进入校地协同新阶段。未来,双方将进一步细化合作机制,聚焦选题策划、制作推广等环节,共同打造具有淄博特色的短剧IP,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撰稿:郭凤颖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