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万物复苏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惊蛰意为“春雷惊醒冬眠的动物”,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气温回升,春雷渐多,冬眠生物苏醒。



 惊蛰•谚语

01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02

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03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04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05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06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

惊蛰•诗韵

闻雷

·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惊蛰二月节

·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惊蛰•三候

一侯:桃始华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桃花开始在枝头开放,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展现出春日的艳丽与生机,给大地带来了春的气息,标志着春天的热闹开场。


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在惊蛰后五日,黄鹂鸟最早感知到春阳之气,开始发出婉转悦耳的啼鸣,仿佛在向人们传递春天到来的消息,为春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春日的美好。


三候:鹰化鸠

再过五日,雄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而原本蛰伏的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人没有看到鹰,但是周围的鸠好像一下子多起来,于是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实际上是由于季节变化,鹰和鸠的活动规律发生了改变,让人产生了这种错觉。

惊蛰•习俗

祭白虎

古人认为白虎是是非之神,惊蛰时出来觅食,可能带来口舌是非。人们用纸绘制白虎,祭祀时用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伤人,寓意化解是非。

打小人

惊蛰春雷惊醒冬眠的蛇虫鼠蚁,古人认为这些“小人”也会出来作祟。用鞋子或纸人拍打,象征驱赶霉运和小人,祈求平安顺利。

吃梨

惊蛰气温回升,易口干舌燥,梨有润肺止咳、清热润燥的功效。民间有“惊蛰吃梨,一年精神”的说法,寓意远离疾病,健康平安。


大学生生活指南

保暖润肺,规律作息

惊蛰气候多变,别着急减衣,谨防感冒。多吃梨、菠菜等润肺蔬果,给身体补充水分与营养。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午后小睡片刻,养足精神应对学习。

 

春雷启学,万物竞进

新学期进入正轨,参考惊蛰万物生长,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安排固定时间预习、复习,攻克薄弱学科,参加学术讲座,开拓知识边界。

 

春暖踏青,社团结缘

天气转暖,可以和同学组织户外踏青、野餐,增进情谊。参加社团活动,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校园生活。


撰稿:张源奚 孟钦英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