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洁如水,人民心中有青山。”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社会清风正气的基石。它是一股清泉,能涤荡贪腐的尘埃;又是一道防线,守护着公权的纯粹。

以廉洁为尺,量言行之度;以廉洁为灯,照亮前行之路。品读廉洁金句、聆听廉洁事迹、传承廉洁文化,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让清风正气浸润每一个角落。


廉洁金句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廉洁的重要性。 

廉洁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一个人若不能廉洁自律,就会被贪欲蒙蔽双眼,失去做人的骨气和尊严。一旦突破廉洁的防线,不仅会损害个人的声誉和形象,更会影响到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利益。它提醒着我们每个人,要时刻坚守廉洁之心,将清廉视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廉洁事迹

焦裕禄——心中装着百姓,唯独没有自己

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住的是破旧窑洞,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仍舍不得换。有一次,儿子焦国庆想坐他的公务车去看戏,焦裕禄严肃地说:“这是公家的车,是为百姓办事的,不是给家里人谋方便的。”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杜绝家人搞特殊化,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用一生践行了“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誓言。


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从“慎独”“克己”的修身之道,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无不蕴含着对廉洁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廉洁文化更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成为社会共识。传承廉洁文化,需要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榜样身上学习力量,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行为习惯。


大学生与廉洁:肩负未来之责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廉洁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同样重要。在校园里,通过开设廉洁教育课程、开展主题班会、举办廉洁文化竞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廉洁意识和自律能力。让大学生们明白,廉洁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携手共进,守廉洁初心,扬清风正气,让廉洁之花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撰稿:信佳莹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