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非遗书房社会实践团为积极响应传承非遗文化的号召、深入探究非遗助残现状,至新泰市新光医院如康家园进行了一系列调研与采访。
首先,实践团对实践地进行了参观与了解。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残障人士进行了随机采访,虽各具特殊之处,但他们不像传统意义上的那些残障人士般消沉低郁,而是对生活洋溢着热情与希望。通过采访,成员们得知了残障人士各不相同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如康家园对他们的影响与改变,了解到如康家园通过组织残障人士手工制作蚕丝扇等非遗制品的方式,增加残障人士的收入,并以此为契机使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保障和改善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同时,在此过程中传承非遗技艺。
随后,实践团进入会议室对王光红院长进行了采访,王光红院长真挚道出了开办非遗助残的缘由——“一个家庭的悲痛,蜕变出无数新的希望”,因其亲属也曾面临同样困境,所以想尽己所能帮助残障人士,使他们能够拥有正常且幸福的生活。在政府、社会的帮助下,新光医院如康家园与市残联联系合作,打造“非遗助残”“医疗+托管”的新型助残模式,根据不同的残障人士的长处,传授不同的非遗技艺,这一方式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同时通过义卖等方式促进了非遗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王光红院长还提及这些新模式帮助医院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帮助残障人士掌握一技之长,是真正值得推广的好模式,是助残路上的好帮手,是文化传承的好路径。
接着,副主任医师、业务院长许成文接受了实践团成员的采访。谈及在如康家园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时,许医生难掩内心的激动,他与残障人士之间有着太多难忘的故事和感人的瞬间。通过他的讲述,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有些残障人士是“流浪”来的,孤苦无依,在医院刚接手时他们蓬头垢面,难以保障自身的生活,并且不能良好融入正常社区生活,但许医生不想放弃,积极尝试各种方式帮助残障人士康复,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如康家园中大多数病人情况基本稳定并且能够自理生活,不少人还培养起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除此之外,许医生也提到非遗对助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为残疾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而且陶冶性情,使很多疾病患者能静下来专注自己手头的事。
随着政府与社会的大力宣传与推动,非遗助残事业早已踏上了新征程。将助残与非遗手艺深切联系在一起,极大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发展。并且在实践团深入调研、采访的过程中,成员们也切实体会到了非遗文化带给百姓的希望,给予民生的帮助,重新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非遗助残事业仍具更多可能性,相信在未来,也会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助力非遗与助残事业的发展。
撰稿:刘 玉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