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广告2102班

姓名:刘欣桐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录取学校:江苏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戏剧与影视

任职经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部负责人;青春在线媒体中心干事

获奖经历:山东理工大学优秀媒体工作者;校级优秀学生;校三等奖学金;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入围奖

座右铭:好事总会发生在下一个转弯

六月,当无数毕业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新征程时,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2102班的刘欣桐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毕业礼”——成功跨专业考取了江苏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从广告学的传播世界迈向戏剧影视的艺术殿堂,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转型之路”上,刘欣桐凭借精准的规划、坚韧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成功到达梦想的彼岸。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座右铭:“好事总会发生在下一个转弯”,为怀揣梦想的学子们点亮了前行的明灯。


兴趣导航,理性定位

在考研这场征程中,院校与专业的选择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起点。谈及这段经历,刘欣桐毫不避讳自己曾走过的弯路: 最初在择校时,并未投入足够精力,留下了些许遗憾。然而,本科学习期间对戏剧与影视领域萌生的浓厚兴趣,成为了她跨考的强大动力。当身边的同学大多将目光投向新闻与传播方向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另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

明确专业方向后,刘欣桐迅速开启了理性的院校筛选之旅。她将院校地理位置、专业学术资源及发展平台等要素纳入综合考量范围,审慎权衡。回顾这段历程,她真诚地向学弟学妹分享经验:“选择学校前,务必先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谨慎抉择。”正是这份基于兴趣、理性分析后的清醒决定,为她后续的备考筑牢了根基。


分层规划,高效攻坚

跨专业考研,意味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零开始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一挑战,刘欣桐凭借出色的时间管理与学习规划能力,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分层计划,高效执行”策略:

宏观布局:她将备考全程划分为不同阶段,设定清晰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如“6月完成第一轮专业课默写”“9月结束第一轮英语阅读刷题”,为备考之路绘制出清晰的路线图。

周度复盘:每周日,她都会对上周的学习进度进行细致复盘,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下周任务,确保备考节奏始终在掌控之中。

每日清单:制定详细的“TO DO LIST”,将学习任务按照优先级分为“立刻做”“必须做”“有空做”三级,严格执行,绝不拖延。她常说:“只要严格按照计划推进,养成习惯后,备考也能变得轻松有序。”

科学用时:善于把握清晨等黄金时段进行高效记忆,同时充分利用通勤、排队等碎片化时间,通过学习APP积累专业知识,杜绝任何形式的无效学习。这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助力她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吸收大量跨专业知识。


直面空白,勤能补拙

跨专业考研的最大阻碍,莫过于近乎空白的专业知识储备。回想起备考初期,面对海量陌生知识如潮水般涌来时,刘欣桐坦言自己也曾感到“手足无措”。但她深知,仅凭热爱远远不够,唯有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才能跨越这道鸿沟。

于是,她踏上了一条“以勤补拙,厚积薄发”的艰辛之路。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广泛搜集各类资料,借助多个平台,关注专业博主的科普分享,并将有价值的内容摘抄整理,反复研读。这个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她始终坚信:“发现问题,就意味着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积累,让她逐渐从专业“小白”成长为对知识游刃有余的“准专业人士”,面对新知识点时,也不再慌乱无措。


调整心态,向阳生长

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心志的磨砺。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刘欣桐也曾经历过心态的起伏波动:专业课模拟时,面对一道论述题都无从下笔的绝望;生活中的挫折,也曾让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深深的怀疑。然而,这些“至暗时刻”非但没有击垮她,反而成为了她蜕变的契机,促使她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激发了她“不服输”的斗志,让她立志冲击更高目标。

当情绪濒临崩溃时,她不会强行压抑,而是选择放松——旅游、听音乐、看电影、美美地睡上一觉,让身心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她明白:“被情绪左右的人,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在这场与自我的较量中,考研赋予了她最宝贵的财富——直面失败的勇气与愈发坚定的自信。她学会了将模拟考试中的错题视为通向成功的“钥匙”,学会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当最终的录取结果揭晓时,她豁然开朗,彻底摆脱了自卑的阴霾,也深刻认识到:“原来我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强大。”


感恩相伴,逐梦不停

在被问到有没有想要感谢的人时,刘欣桐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这一路上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家人的支持毫无保留,是我永远的底气;好朋友们并肩作战时的鼓励,总能在我疲惫时注入力量;文学院的老师和领导们,更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记得考专业课二的时候,脑子突然一片空白,好多案例都想不起来。但就在那时,姜丹老师在视听语言课上讲过的案例和技巧,一下子冲进我的脑海,就像黑暗里突然亮起了灯!我真的无数次庆幸选了这门课。也记得备考时曾一度陷入崩溃的情绪漩涡,高慧艳老师给了我如冬日暖阳般的温暖与鼓励,这些帮助就像是我向上攀爬时掌心的纹路,让我能一步步靠近理想的云端。”


从广告学的“传播者”到戏剧影视的“逐梦人”,刘欣桐的跨考之路布满荆棘,却也绽放着规划的智慧、勤奋的光芒与心态的力量。她的故事深刻诠释了:清晰的目标是指引方向的灯塔,科学的方法是破浪前行的舟楫,不懈的努力是扬起的风帆,而坚韧的心智则是稳舵的定盘星。当兴趣指明方向,方法提升效率,勤奋填补差距,心态保驾护航,属于每一个追梦人的“下一个转弯”处,美好终将如期而至。正如她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享受当下的每一秒钟,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勇敢追梦,未来可期!


撰稿:张亚萍 廖瑞琪 刘欣桐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