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文学院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肩负起践行文化“两创”使命的时代重任。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流,其“变革、开放、务实、包容、创新”的精神内核与稷下学宫“兼容并蓄、经世致用”的文脉精髓,为山东理工大学深耕地域文化育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学校以传承发展齐文化为己任,将文化“两创”理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从课堂传授到文化浸润。通过三十余年探索(齐文化研究院始建于1988年),构建了“承稷下文脉 育齐风新人”的理工高校“两创”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融合人文、艺术、科学等多学科资源,秉持“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兼收并蓄”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品德高尚、文理融通、底蕴深厚,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齐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复合型‘两创’人才”为目标,依托著名作家、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多维师资团队,搭建“政产学研、内外聚享”融创育人平台与“能力单元+模块群组”交叉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山理工模式”。
学校在文化“两创”人才培养领域底蕴深厚,培育出大批杰出文化英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优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张宏森、作家出版社董事长路英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艺术总监、著名摄影家焦波都是知名校友。2024年学校获批山东省专业特色示范学院——陶琉丝文化创意学院。该成果孵化了一批交叉融合的高质量课程和高水平教材,多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实践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近5年学生获高层次国家级奖励65项,省级奖励200余项;相关成果获省委常委肯定,天津师范大学、四川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前来交流学习,《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海报新闻》等媒体对该成果进行了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