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院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8月25日上午,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家指导会在2号教学楼208室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特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我院院长张艳梅、副院长吕逸新、翟羽佳以及多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指导会。会议由副院长吕逸新主持。
朱春阳教授现任《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论文撰写与发表、课题申报等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朱教授以“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主题,聚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策略与技巧,开展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精彩指导。
朱教授指出,问题意识是课题申报的核心与前提。他强调,问题是否清晰、深刻,是否产生于、服务于中国实际,是课题申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选题必须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术前沿,凸显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问题导向。朱教授进一步阐明,文献综述是确立问题意识的重要基础。文献综述的意义在于指出既有研究的不足,这些不足与冲突构成了课题的立论依据。他重点讲解了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文献综述由“述”与“评”两部分组成,前者是一个由“博”到“精”的过程,即在掌握大量文献并形成相关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精简、凝练出主线和脉络,而“评”则是最终目的。
随后,朱教授结合自己的项目申报经验,对申报书的各个部分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讲解。他围绕“如何凝练具有创新性的选题”“如何提出问题、撰写选题依据”“如何设计逻辑严密的研究大纲”“如何突出自身的研究基础与特色优势”等问题,分享了大量的实用技巧与注意事项。朱教授还结合正反案例,对申报书中常见的“致命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提醒老师们引以为戒。
指导会的最后,张艳梅院长从“道”与“术”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朱教授的讲解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希望各位青年教师尽早准备、精心打磨,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中实现突破。
本次指导会内容翔实,针对性强,切实解答了我院青年教师在项目申报中的诸多疑虑与难题,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的科研热情与信心,对我院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撰稿:黄长明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 吕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