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以“数智时代的媒介文化发展新图景”为主题的2025年媒介文化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淄博市齐盛国际宾馆成功举办并圆满落幕。本次学术会议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的指导下,由山东理工大学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省齐文化传承创新与数字人文文科实验室、山东省齐文化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新媒介时代中国文艺批评与传播创新研究团队共同承办,山东省新闻传播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围绕数智时代媒介文化领域的前沿议题开展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深度研讨与思想碰撞,聚焦技术革命与人文精神的深层对话及关键前沿问题,系统探讨技术赋权与信息茧房、虚拟沉浸与人文消解等核心议题,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文化发展新路径提供学术支撑。《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中国电视》等多家权威学术期刊为本次论坛提供学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会议的学术影响力与专业价值。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艳梅教授主持。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庆兵,中国视协副主席、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胡智峰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郭庆兵副校长代表山东理工大学对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给予学校的信任与支持致以诚挚感谢。他系统介绍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办学定位、发展特色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强调学校始终致力于推动科技与人文协同发展,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对接学术前沿、服务国家文化建设方面主动担当作为。此次联合主办媒介文化论坛,既是学院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期待通过本次会议为数智时代媒介文化研究开拓新视野、贡献新方法,为数字时代文化研究注入新活力。
胡智峰教授在致辞中全面梳理了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推动影视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作为学会16个分委会之一,有效融合了影视艺术与新闻传播两大核心学科,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行业跨界融合的当下,本次年会兼具学术研讨与换届重要职能,面临诸多亟待深入探索的学术命题,专委会需切实肩负起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责任。
陈龙教授回顾了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的发展成就:会员规模从初始数十人增长至近400人,会员高水平论文发表率、理事国家级项目承担率均位居学会各分委会前列,专委会已成为学会16个分委会中建制最完备的二级学会之一。他强调,未来专委会需进一步深化媒介文化研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关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背景下的媒介文化新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以更高站位审视行业前沿议题。
开幕式后,大会举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成立仪式。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教授宣读了学会关于专委会换届暨成立第三届理事会的批复文件。随后,胡智峰教授为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张国涛教授与陈龙教授共同为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颁发聘书,全体理事与参会领导合影记录这一重要时刻。仪式结束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曾一果教授作专委会工作报告。报告简要总结了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成果,重点明确了第三届理事会的四大核心工作方向:一是持续深化学术研究,聚焦数智时代媒介文化前沿议题,组织开展高水平学术研讨与课题研究,提升专委会学术影响力;二是稳步推进理事增补工作,优化理事会成员结构,吸纳更多优秀青年学者加入,增强专委会活力;三是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协同创新,推动媒介文化研究跨界融合;四是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重点推动中国优秀媒介文化研究成果走向世界,提升中国媒介文化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爱凤教授主持。8位国内媒介文化领域专家学者依次登台,围绕数智时代媒介文化发展的核心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开展高端学术交流,为参会人员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具体报告如下:中国视协副主席、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胡智峰教授的《从求异到求同:传媒艺术的空间拓展》;《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朱鸿军教授的《AI时代的知识生产传播规律》;《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海龙教授的《幻:中国的元宇宙概念》;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蒋建国教授,《AI 时代的情感传播与社会心态秩序建构》;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陈霖教授,《媒介学视角下的数字感性》;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教授《新大众文艺与媒介文化》;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常庆教授,《数智赋能 守正创新 特色发展—数智时代山东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未来展望》;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翟羽佳教授,《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图景—传统文化元素的接受生态》。
为进一步深化专项研究、促进精准学术交流,本届年会设置五场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中华影像的前沿实践与国际传播”“跨媒介变革与传媒业态发展”“影游融合与人机交互”“媒介艺术理论新探索”“圆桌新锐——研究生专场”。各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青年研究生围绕对应主题,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展开深入研讨,分享创新观点、交流研究方法,为媒介文化细分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与有力支撑。
经过一天紧凑高效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大会顺利进入闭幕式环节。闭幕式由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翟羽佳教授主持,下一届年会承办方代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琦教授,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艳梅教授先后致辞。李琦教授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的信任表示感谢,对本次会议承办方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精心组织与周到服务致以敬意。他介绍了长沙市的文化底蕴、产业优势及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实力、办学特色与核心研究领域,正式发出邀约:期待2026年秋日与全国各界专家学者相聚长沙,共同推动中国媒介文化研究迈上新台阶。张艳梅院长对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全体参会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的支持表示感谢,强调本次论坛为淄博市与山东理工大学带来了一场高品质、高规格的学术盛宴。她总结指出,本次会议集中展示了数智时代媒介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成功搭建了跨校、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后续学术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成果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媒介文化学科发展。同时,她向全国青年才俊发出邀请,期待更多优秀学者加盟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谱写学术发展新篇章。
闭幕式最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一果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届年会在各方支持下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与会专家学者聚焦数智时代媒介文化前沿议题,围绕技术变革下的文化传播、媒介实践与社会发展等核心方向开展深入研讨,既呈现了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碰撞出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意义的学术新思考。他期待2026年在湖南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九届学术年会中,全体同仁能延续学术热忱,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深化学术合作,为中国媒介文化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本次2025年媒介文化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的圆满召开,是全国媒介文化领域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盛事。会议汇聚全国7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深度研讨搭建思想交流桥梁,用前沿探索勾勒媒介文化发展新蓝图。从理事会换届夯实组织根基,到八场主旨报告点亮研究方向,再到五大分论坛深耕细分领域,每一项议程均凝聚着学界对“技术与人文共生、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深刻思考,必将为持续推动中国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论创新、实践发展与国际传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撰稿:孟 婷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 翟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