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三伏天
1.三伏天的来历
在古代,人们认为夏季的炎热是由于恶气所致,需要通过祭祀来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伏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纳凉避暑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采取各种方式来避暑,如饮用避暑饮、食用汤饼等。 三伏天的概念还与古代的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有关。古人认为,夏至后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开始升腾但受到残阳的压迫还未能上升,所以只能藏伏起来,因此将这段时间称为“伏日”。同时,五行理论中,夏季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所以到了庚日,金必伏藏,这也是三伏天名称的由来之一。”
2.今年的三伏天
2025年的三伏天共计30天,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是近十年来首个“短三伏”,打破了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40天的惯例。 今年三伏天期间,全国多地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尤其是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 今年副热带高压带异常靠北,华北,黄淮等地可能遭遇持续的湿热天气。 2025年的三伏天虽然时间较短,但气候炎热潮湿,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
三伏养生饮食指南
1.绿豆汤
绿豆可以消暑解渴,清热解毒,促进消化,补充营养。绿豆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电解质,如钾、钠等,能够帮助补充因出汗大量丢失的水分和矿物质,有助于调节体温和缓解口渴感。 同时,绿豆汤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等,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调节体温和缓解口渴感。在炎热的夏季,适量饮用绿豆汤是一种传统的消暑方法。
2.姜枣茶
姜枣茶是一种传统的养生饮品,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红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免疫功能,对抗外界病原体的侵袭。 生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但姜枣茶不宜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上火等不适。
3.西瓜
西瓜具有消暑解渴,利尿消肿,促进消化,护肤美容的功效。
西瓜含有大量水分(高达90%以上),在炎热的夏季食用能有效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帮助预防脱水和中暑。西瓜的清甜味道还能带来愉悦的口感体验,缓解口渴感。 西瓜中含有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这些成分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皮肤免受氧化损伤,促进皮肤健康。西瓜皮外用还可使皮肤更加细腻、洁白。
三伏注意事项
1.忌生冷食物
夏季炎热,很多人会通过喝冷饮以及冰凉的食物消暑,但是生冷食物可能会引发消化系统问题,生冷食物温度低,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加热至体温,这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尤其是对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可能出现胃痛、腹胀等症状。同时,长期食用生冷食物可能干扰肠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肠胃蠕动减缓,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2.忌长时间吹空调
空调是夏季最常用的家具之一,但是长时间吹空调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因空气不流畅,温度过低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身体调节功能紊乱。空调环境同时也是细菌,病毒滋生的温床,尤其是清洁不当的空调,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时在天长,正当大暑
做好三伏天的科学应对,是安然度夏、保持健康活力的关键。合理防暑、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助您健康愉悦地投入工作与学习!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