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 中教2101
姓名 : 高润芝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录取学校 : 郑州大学
录取专业 : 国际中文教育
任职经历 :院社联外联部副部长、院学生会新闻部干事
获奖经历:校级奖学金三等奖、优秀舍长、“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活动二等奖、潍坊文华学校优秀实习生、“笔墨飘香”钢笔字大赛三等奖
座右铭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扬长避短,择善而从
高润芝在确定考研方向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考量,她注意到文学专业竞争压力较大,且自身在教学实践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需求更为契合。综合这些因素,她最终将国际中文教育确定为自己的考研方向。
在选定专业方向后,高润芝又对目标院校展开了全面筛选。她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到学校综合实力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比较,经过反复权衡,郑州大学凭借其在各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了她心中最理想的选择。
争分夺秒,力争上游
备考过程中,高润芝在时间管理上展现出极强的规划能力,尤其擅长捕捉零碎时间并将其转化为学习契机。备考初期恰逢实习阶段,繁杂的工作占据了白天大部分时间,她便将英语学习挪到夜晚下班后的时段。尽管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已有些疲惫,她仍坚持在书桌前背单词、做阅读,把这段时间用得扎实高效,让英语积累在坚持中稳步推进。
暑假留校后,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大幅增加,她迅速建立起规律的作息节奏。天刚蒙蒙亮,她就带着专业课资料到校园的林荫道上背书,晨露与鸟鸣成了专属背景音;午后阳光正好时,她准时坐在教室里沉浸式钻研专业知识,从参考书到真题解析,逐字逐句地梳理考点;到了夜晚,她会花足时间复盘全天所学,用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标注薄弱环节,这一步既是对当日学习的查漏补缺,更是知识体系化的关键一环,从未有过懈怠。
开学后课程表重新调整,她立刻根据上课时间、课余空档重新规划学习计划,把复习任务拆解到不同时段:课间十分钟用来巩固单词,午休前半小时梳理笔记,晚自习则专攻难点突破。通过这样精细化的时间分配,她既保证了日常课业的进度,又让考研复习始终保持着高效推进的节奏,把每个时间段都用得恰到好处。
心向未来,稳步前行
时间的紧迫与转向国际中文教育的决定,像两座大山压在高润芝心头,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前期既要应对繁杂的实习工作,又要兼顾学校课程,无法抽出整块时间投入考研复习,零碎的学习时间仅能勉强维持英语学习。更棘手的是,直到七月才确定国际中文教育方向,这意味着她要在短短几个月里从零开始攻克全新的专业知识,那些晦涩的理论、陌生的术语常常让她对着书本一筹莫展。
然而,高润芝从未想过放弃。每当深夜对着难懂的专业书感到挫败,或是因进度缓慢而焦虑时,她就会闭上眼想象自己成功上岸的场景:在郑州大学的课堂上聆听名师授课,在图书馆里钻研感兴趣的课题,毕业后站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讲台上传道授业。这些画面像一束光,总能驱散她的疲惫与迷茫,让她重新攥紧笔杆。她告诉自己:“一步一步慢慢来,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正是这份对未来的憧憬,支撑着她在从零开始的艰难道路上稳步前行。
循序渐进,查漏补缺
在整个考研过程中,高润芝始终认为专业课是重中之重。她坚信,专业课的基础必须打得无比扎实,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理解得透彻深入,不能有丝毫含糊。就像盖房子要筑牢地基一样,只有把基础知识点吃透,后续的学习才能稳步推进。
对于专业课的理论部分,她有着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她会提前规划好每天的背诵内容,将庞大的理论体系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循序渐进地去攻克。并且,她不满足于单纯的背诵,还会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背诵,她就会找来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实战演练,在做题的过程中检验自己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让那些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自律为基,功不唐捐
考研这场持久战,考验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人的意志力与自律性。高润芝在这场拉锯战中,最大的收获便是养成了高度的自律。
大一大二时,她的生活节奏相对松弛,没有固定的计划,时间安排也较为随性。但自从下定决心考研后,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安排表。每天清晨,她会先在笔记本上列出详细的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个时段的任务安排;白天里,无论外界有多少干扰,她都会严格按计划推进,哪怕是遇到难题想要懈怠时,也会咬牙督促自己坚持下去。这种雷打不动的自律,让她在备考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效,也为后来成功上岸筑牢了根基。
暖意融融,蓄力前行
家人与朋友的关怀,始终是支撑高润芝在考研路上不懈前行的温暖动力。那些来自远方的视频通话,像一只只衔着牵挂的信鸽,准时落在她的生活里。屏幕那头,父母总会细细叮嘱她按时吃饭、别熬太晚,眼角的笑意里有着藏不住的惦念;朋友偶尔发来的搞笑段子或鼓励的话语,也像一缕清风,吹散她肩头的疲惫。
每当接通这些视频,高润芝总会暂时卸下考研带来的沉重压力。听着父母絮叨家里的琐事,和朋友吐槽复习时的烦恼,那些紧绷的神经会慢慢松弛下来。这种短暂的放松,像给续航不足的电池充入能量,让她在挂掉电话后,能带着更饱满的劲头重新回到书桌前,把这份沉甸甸的关怀,化作刷题背书时的坚定底气。
心灵寄语
当下的每一刻都在悄悄编织未来的模样。别总在匆忙中追赶远方,却错过了窗台上悄然绽放的花、傍晚掠过天际的晚霞,以及身边人递来的一杯热茶,正是这些细碎的温暖,支撑着我们走过漫长的征途。就像耕种时既要低头照料幼苗,也要抬头望见时序流转,珍惜当下不是沉溺安逸,而是在每一个真实的此刻里,扎稳脚步、积蓄力量。
同时别忘了给未来留一盏灯。提前规划不是要精准到每一步,而是在心里装着方向: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才不会在迷雾中打转;清楚该做些什么准备,才不会在机会来临时手忙脚乱。把大目标拆成一个个可触摸的小节点,今天的努力就有了落点,明天的期待也有了形状。
愿你们既能在当下的烟火里感受生活的温度,也能在未来的蓝图里看见前行的光亮,让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撰稿:孟钰婷
审核:邢翔宇
终审:刘晓东